基于主题意义 提升阅读品质
来源: 作者:杨玲 录入:杨玲 发布时间:2022-10-28 15:48:00 浏览次数:2812
------杨玲名师工作室暨天妃宫小学英语主题研讨活动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杨玲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及天妃宫小学英语组全体教师齐聚天妃宫小学天秀巷校区行政楼二楼多功能室,共同开展了一次以“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英语阅读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研训员万亚莉老师莅临指导。江苏省特级教师杨玲老师、天妃宫小学教学管理中心刘莹主任全程参加了活动,于娟主任主持了本次活动。
首先,于娟主任对本次活动的与会专家及活动安排做了简要介绍。本次教研共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课例展示。本次活动的课例展示是由天妃宫小学青年教师俞晓燕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Story time)。课堂伊始,俞老师通过《跟上兔子》系列绘本Thank
you的故事进行导入,借由snack bar实现绘本场景与课本场景的融合,简洁快速地导入课文;文本处理时俞老师通过
“Watch and choose” “Listen and tick” “Listen and match” “Read and underline” “Read and think” “Say a chant”等活动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文本解读,层次清晰,将育人功能自然地融入其中,更是通过节奏轻快的chant帮助学生快速记忆与巩固本课所学句式,寓教于乐,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中;拓展活动中,俞老师设计了外带点餐的这一情境,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为他们补充相关地点餐用语,然后通过一个问题:“Mike,Helen and father are at the
snack bar,but where are Mum and Tim? ” 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Mike,你会做些什么?”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学生讨论,最终呈现Mike点餐时的对话,如此一来,点餐用语贯穿整节课,实现了课堂环节的流畅过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猜测、想象等思维能力。这一环节中,俞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反馈时不仅关注到了学生语言的正误,还引导学生关注点餐的合理性,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本节课的结尾,俞老师又回到绘本,回顾Mike和Tommy的行为,倡导学生“Be warm and be polite”,又一次实现绘本与主教材的有机融合。最终,她用活力四射的“I say,you say”带学生凝练的复习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结束了本节精彩的课。
在多次的磨课研讨中,杨特亲临一线进行指导,为年轻教师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针对此次教研的主题,杨特建议俞老师在绘本与主教材进行融合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主题意义贯穿整节课,使课堂呈现具有整体性。在杨特的点拨下,俞老师认真钻研文本,多次修改。最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质量上乘、特色彰显的精彩课例,得到了研训员万老师的肯定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第二环节是交流研讨。听课的各位英语老师各抒己见,从教材把握、活动设计、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气氛热烈而融洽。
第三环节是课例点评。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研训员万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专业精准的点评。首先,万老师肯定了俞老师的个人素质,教态自然大方,语言功底扎实,综合素质好;其次,万老师就本节课的设计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万老师建议教师要注重文本的育人功能,要自然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切忌“喊口号”;万老师还提醒各位教师重视作业设计,不要让作业流于形式,要做到切实、可视、时效性强。
课例点评之后,万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讲座。万老师指出,首先要明确小学英语写作课“应该教什么,重点教什么”,并提出写作评价标准应把内容作为首条;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设计时要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明确写作的年段目标。
接着,万老师从四个方面,结合具体课例,生动具体地为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提供了实施建议:一、梯度进阶,整体设计。老师们要认识到,写作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们有梯度的对写作教学做出整体设计,随着年段的上升,应帮助学生们从仿写到创造性表达,写作逐步进阶。同时也需要老师们转变备课思路,从碎片化的活动设计转向指向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二、情境驱动,任务真实。万老师提出,写作教学一定不能是“为写作而写作”,一定要是切合实际的。三、建构支架,锻炼思维。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应为学生建构以下方面的支架:内容、结构、语言、策略。让学生顺着支架,锻炼思维,最终能借助支架,搭成自己的“高楼”。四、关注评价,指向目标。万老师特别提出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我们要着眼于两方面,一是核心目标是否实现,二是习作目标是否达成。
讲座的结尾,万老师提出了写作教学中的“四个关注”与各位老师共勉:关注写作的内容与过程;关注写作的准确性与流畅性;关注由模仿借鉴转变到有创造性的真实表达;关注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的最后,杨特对本次活动做了精彩的总结,她指出:老师们要立足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关注语言的功能性,知识的迁移性,目标的育人性;同时,她还提出每一次教研活动要力求做到“三有”,即:活动有目标、教学有思考、教研有成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更新理念,加强交流,提升实效,将教学研究常态化,将学习的成果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紧张而充实的研讨活动干货满满,既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快速成长,也为英语教师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今后教师将立足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注学生思维发展,不负教学使命,齐思共研,扬帆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