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家长会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杨强劲  录入:杨俊  发布时间:2014-10-11 9:57:27  浏览次数:4685

如何开家长会,是中小学班主任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现实中,寻常可见的家长会,大多让形形色色的家长济济一堂,然后班主任独立讲台,总结过去,公布成绩,展望未来。一片掌声中,曲终人散,家长领着孩子,各回各家——似乎也都在情理之中,但是,家长会的意义,仅限于此吗?如果不是,我们又需要怎样的一场家长会?

每到学期初与学期末,各校的家长会都会陆续登场。家长会,本应该是深受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共同期待的家校互动平台,但在实际操作中,家长会对好生赞颂、对差生批斗似的模式俨然已成为部分学生的噩梦、部分家长的痛楚,甚至连有些教师也对它失去了信心。担任班主任时,我曾在班里进行过一次调查,63.58%的学生听说开家长会心情紧张,家长会结束后,19.42%的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27.51%的学生受到严肃批评被限制活动。

家长会原是一次绝好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相互交流、协调的平台,但它背负了太多父母、教师的殷切期望,以至于加重了学生与家长的心理压力,甚至变得面目可憎。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在于家长会组织、筹划的思路和召开的形式过于传统,未能与时俱进。怎样让家长会更受孩子、家长的青睐,让孩子们消除紧张心理,让家长们开心而来满意而归呢?

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搭台唱戏

传统的家长会往往是班主任拿着一张考试成绩单,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逐个点评。点评中常出现这样的语言:某某同学最近学习不够努力,成绩下滑了,请他的家长回去好好说说某某同学这段时间注意力不集中,各科老师都有反映,他的家长要重视这个问题某某同学成绩一直不见起色,再不努力就来不及了”……在教师这种评价的语言环境下,许多成绩平平的学生家长灰心丧气,甚至连头也不好意思抬,试想下一次他还愿意参加家长会吗?

倘若,我们换一种方式,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让学生用真诚的语言、质朴的表演表达他们的心声,抒发他们对父母的情感,让家长把平时不一定愿意在家里同孩子说的话,利用家长会的平台进行表达。更重要的是,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可以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转变对孩子关注的角度,有机会倾听其他家长的教子经验与困惑,还可以与孩子面对面地交流,评价班级的教育工作,既可以加强亲子交流,还可以改变家长会沉闷低效的氛围,让家长们在会上真正受到尊重,有所收获、有所感动、有所提升,自然他们也就不会对家长会产生排斥心理。

同时,家长会的会场布置应该体现和谐的气氛,有别于平时的课堂,可以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围成一圈,相邻而坐,使“三角关系”上的各边相互间多了尊重、了解和沟通,也可以把课桌排成了一个圆形,家长和教师围着课桌坐,并且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使家长一到来,便进入一种颇具亲情的氛围中,达到“暖人心”的作用。

转换教师用语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够把行人身上的衣服先吹下来,于是,北风一个劲地“呼呼”刮着,天气越来越冷,可是行人反倒把身上的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却轻柔地拂过,温煦的和风让行人愉快地脱下了外套。

在家长会上,班主任也应该多吹吹“南风”。上文中提到教师的“谆谆教诲”,虽然他的目的在于提醒家长关注自己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但由于表述上过于直接,很难真正得到家长的理解,也难以得到家长的配合,甚至会引起家长内心的埋怨。同样意思的话,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述其效果可能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语言是影响家长会效果至关重要的内容。我们应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多表扬每个孩子的优点,再谈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需要家长做什么,语言中要为家长提供指导,对学生充满期望。比如“某某同学在乐于助人方面值得全班同学学习,这得益于家长的良好教育,同时,如果他能在学习的时候态度再端正一些就更好了”,“某某同学是我们班的运动健儿,这说明父母照顾得好,只要在英语学习中再下点功夫,他就是我们的三好学生”……

学生之所以视家长会为“噩梦”,就因为教师在会上的一通批评会引发“家庭冲突”。所以,让教师的语言成为“南风”而非“北风”,能够在无形之中解决许多常见的难题。

给家长“充充电”

很多情况下,家长对家长会最深的印象就是孩子的成绩如何、表现怎样,其他的则一概不知。其实,家长会最应该成为家长的“培训会”。现在的家长平时都忙于自己的工作,且不说学习充电的机会很少,就连同孩子沟通的时间都不多,所以,抓住家长会这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安排一些家长培训的课程。一是教师在备会时就应该注重这方面内容的准备,多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孩子身上问题的办法。二是安排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家庭教育效果较出色的家长做交流发言,这样更最能引发其他家长的关注和共鸣。三是让家长提出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棘手问题,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由教师和其他家长共同解答,即使遇到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也可以采用会后交流的方式解决。四是学校可以邀请区域内的家庭教育专家根据学段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群体性的突出问题,比如“青春期”、“叛逆”、“网瘾”等共性问题,展开专题培训,让家长尽可能多地掌握教育孩子的理论工具与策略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家长会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延伸。它是一座沟通的桥梁,又是一方教育的阵地。我们只有从细节入手,用情感投入,使家长在会后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有所提高,达到在情绪上感动、思想上触动、策略上启动,才能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无缝对接,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及时准确、科学合理而又充满温情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