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于立意之宗,长于习文之本 ——《夏天里的成长》备课思路研讨
来源: 作者:邹杰英 石静文 录入:邵蕾 发布时间:2024-11-29 16:10:12 浏览次数:626
成于立意之宗,长于习文之本
——《夏天里的成长》备课思路研讨
节红叶满阶,橙黄橘绿时。11月29日下午,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天秀巷校区二阶教室,开展了一节“种子课”的学习研讨,旨在通过交流分享、观摩研讨等形式,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共同构筑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

首先,石静文老师执教了《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本课共设计了三个任务板块。任务一:借助微课,明确学习目标;任务二:深入文本,探究写作密码;任务三:设计导图,实现方法迁移。依托三个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构建了四个连贯的学习活动,分别是:明中心意思、理不同方面、择典型事物、迁写作方法。

接着,邹杰英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备课思路的解析。邹老师分别从解教材、明学情、说思路、寻亮点四个方面,对《夏天里的成长》一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始终围绕“表达”展开,文路、学径、写法三面合一,在联系生活中切入学习主题,在精读品悟中发现写作密码,在设计导图中迁移运用,为学生语言习得和表达提供支架。在习作单元语文要素统领之下,为写引读,读中学写。

最后,包虹主任针对本节课及备课思路进行了点评,对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评”一致性的多元评价提出了期待。包主任还表示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年教师都要像本篇文章作者梁容若先生期许的那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本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其他年段“种子课”示范课的呈现,不断探索、实践、打造更加高效、生动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