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与静思中深刻感悟
来源: 作者:周洁 录入:周洁 发布时间:2009-2-2 14:17:13 浏览次数:4927615
在朗读与静思中深刻感悟
——苏教国标版语文11册第六课《船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南京市天妃宫小学 周 洁
一、 教材出处:
苏教国标版语文11册第六课《船长》
二、 设计思想:
1、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能力,我班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2、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我认为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如果第一课时还是按照以往的常规教学模式,我觉得太浪费时间,也耽误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因此,我摒弃了以往第一课时只进行生字词、初读课文的做法,而是把它们放在课文的理解中进行,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对课文的深层阅读教学。。通过细细的赏读,品味感受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情感。因此,指导学生在品词品句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感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片段“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后作业中的句子。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段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品词品句,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反复诵读,交流分享,感悟文章的语言特色,感受文中。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阅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2)运用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悟情。
四、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段落、句子,体会船长哈尔威崇高的精神品质。
五、教学难点:
认真体会,感悟理解船长的风采、精神。运用对比方法,揭示人物品质。
六、教学准备:
电脑: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分) |
教育、教学或活动环节 |
教师导学 |
学生学习 |
|
一、导入新课,质疑
|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第6课——船长。船长是谁?
2、雨果曾经这样赞颂哈尔威船长: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可以与他相提并论。(幻灯片出示)。
质疑,看到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
(生齐读课题) |
|
二、新授,品词品句,体会情感
|
1、我们了解到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在雾气笼罩的英吉利海峡上,发生了什么?指读1——2节。
2、这真是一场可怕的灾难。面对死亡的威胁,诺曼底号上的乘客们惊慌失措。让我们一起再去看看那混乱、可怕的场面。齐读。(投影:只听……)
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们感觉到当时的情况真是太危险了!然而,一些人为制造的混乱比这更危险!你们看——指名读(投影:船员……)
是呀!当船员一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就一窝蜂——引读这段文字。
4、透过这段文字,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他们说到位,用动词,想象大家喊什么)
5、男女老少就这样你推我挤,争先恐后地往小艇上涌去,哭喊声、尖叫声、责骂声混成一片,这个场面真是太乱了。雨果称这样的场面叫——引说“乱的不可开交”。让我们一起将这种混乱的场面读出来吧。齐读。
6、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将意味着什么?(船毁人亡)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大家看,这就是哈尔威船长。(投影)他是如何指挥这场救援的呢?文章中有一节概括描写了这一点,请大家快速浏览文章的3-28小节,找出概括描写的这一节。
7、汇报。指名读第25节。(投影)面对危险,乘客们是惊慌失措,而哈尔威船长却能——引读。
(板书:指挥 控制 领导)
8、在这次救援中,哈尔威船长一共下达了4次命令,请大家默读课文的3——28小节,用波浪线把4次命令划下来。
9、汇报:重点指导理解第1次命令。指读,你读的就是哈尔威船长说的一段话。这就是一篇典型的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请大家再细细地读读这段命令,看看你能从哪个词中感受到船长的特点。
(果断、有序、有条不紊、有责任心、尊重妇女)
齐读。
10、我们刚才理解船长的语言,加深了对哈尔威船长的认识。下面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其他3次命令。
第2次命令。指读。船长是在与船员的一段对话后才下达这次命令的,请同座2人合作读读这段对话。指读。你们从他们的对话中,了解到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分成两部分理解。(这也是船长想了解的呀!作为船长,他必须把每件事都考虑到,才能更好地安排救援。指读投影)
3个疑问句(焦急)
“够了”(机智、智慧,指导朗读)
“哪个男人…..”(果断,联系前文的乱)在生死存亡的时候,谁不想活下来呀!为什么男人冲在女人前面,就要开枪打死他呢?我觉得哈尔威船长这条命令不尽人情,甚至有点残忍,你们觉得呢?(迫不得已,为了就更多的人,险招)
师生配合朗读。
11、这次命令果然有用,哈尔威船长终于把这个混乱的场面控制住了。(引读“控制”)听到船长的命令后,引读“大家沉默了……”理解“伟大的灵魂”。
船长用他伟大的灵魂感动了大家,原本乱的不可开交的场面忽然间变得——(引说)井然有序,几乎没有什么争执或斗殴。
12、交流其他2次命令。(他把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想把每个人都救出去)
13、是的,船上的60人全都获救了。第20分钟到了,…….。我们的哈尔威船长呢?(投影,范读)船长选择了什么?
获救的60人站在玛丽号上,眼睁睁地看着哈尔威船长徐徐沉入大海,他们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分成两步回答)
|
1、指读1——2节。
2、生自渎感悟。
思考、想象,交流,再读。
3、速浏览文章的3-28小节,找出概括描写的这一节。
汇报。指名读第25节。
4、默读课文的3——28小节,用波浪线把4次命令划下来。
学生汇报,交流,个别读,指导朗读,引读,范读等,
5、用学习命令的的方法学习其他3次命令。
思考、讨论、个别朗读、感悟。品读词语和句子。可分小组讨论、交流。
品词品句,诵读感悟,有感情朗读表达人物情感。
师生配合朗读,有感情齐读。
6、生想象回答,向船长致敬。 |
|
三、小结
|
虽然哈尔威船长随着他心爱的诺曼底号一起沉没了,但是他那沉着镇定指挥救援的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也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之情来朗读这段话。(投影)(下课)
|
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
板书:
6 船长
指挥 忠于职守
控制
领导 履行做人之道
|
八、教学反思:
本文着重表现的是哈尔威船长在客轮即将沉没时,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中从着眼整体,指导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自主探究,在朗读与静思中深刻感悟。
1、引导探究。《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学中,教师注意捕捉探究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
2、训练语感。在教学中通过朗读,想象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万分危急”的险情,体会侧面描写有力地衬托了船长的形象。特别是以四次命令为突破口,运用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悟情。
3、高效课堂。这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我认为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如果第一课时还是按照以往的常规教学模式,我觉得太浪费时间,也耽误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课堂,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因此,我摒弃了以往第一课时只进行生字词、初读课文的做法,而是把它们放在课文的理解中进行,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对课文的深层阅读。但是因为急于教,急于完成预定的任务,却忽略了对学生的训练,有些训练成了走过场,根本不扎实不到位。如朗读,虽然课堂上有多种读的训练,可是为了完成教学安排,太快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细读体会,帮助学生通过朗读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此外在教学中,我借助了电教媒体,但是还不熟,如:插入电影片段等没有。这些实属教学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