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有思,沐光而行致远 ——“千课万人”2024年“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学习心得
来源: 作者:邵蕾 录入:邵蕾 发布时间:2024-12-26 11:34:26 浏览次数:456
追光而遇有思,沐光而行致远
——“千课万人”2024年“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学习心得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在这个秋意渐浓、落叶纷飞的季节,天妃宫小学六年级语文组的四位老师老师参与了“千课万人”2024年“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之小学语文王崧舟、薛法根团队“单元整体教学”专题论坛。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汇聚,更是一场心灵的触动。在这片充满智慧的田野上,收获着知识的硕果。
在此次培训中,每一堂课都如同一首精心雕琢的诗篇,每一位专家的讲解都像是一幅细腻入微的画卷。王崧舟老师的最中国系列《词的境界——〈西江月〉》带老师们走进一场特殊的诗词之旅,令人回味无穷。薛法根老师《文言文二则》的教学,让老师们在文言文的海洋中,找到了艺术的灯塔。蔡海峰老师执教的《京剧趣谈》,让老师们从普通的道具、亮相中,看到了京剧里虚实相生、动静相宜,博大的中国美学。这场教育的盛宴如同一束璀璨的光,照亮了老师们教育前行的方向,让老师对新课标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悟,更从大师们的课堂上获得了诸多启迪,汲取了不少教学新思想与新策略。

听着这些有文化味道的课,老师们愈发地感觉中国文化的厚重,以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自豪感及身上肩负的以文化人的使命感。培训结束后,邹杰英老师带回了一节汇报课《京剧趣谈》。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单元要素的把握和学情的分析,邹老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简单的调整。本节汇报课共设计三个内容板块,板块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通过谈话引入“京剧”这一话题,进而导入新课。板块二:预习反馈,整体感知,首先通过预习反馈,帮助学生强化对生字词的掌握,随后,以问题“课文节选了两段文字,从哪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京剧这门艺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板块三:精读课文,看出“门道”。其中板块三包含了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学习任务一:看出道具的门道;学习任务二:看出亮相的门道;学习任务三:看出京剧的门道。每个学习任务涉及两个学习活动,一是看得懂,二是看出美。汇报课在正式录制之前,邹老师分别在十班和二班进行试教,期间包虹主任和管珺老师给予我耐心、细心地指导。通过试教,邹老师对教学目标和各个教学任务的把握更加清晰和精准。
每一次学习都是成长,每一次思考都是智慧,每一次交流都是碰撞。短暂的学习转瞬即逝,本次论坛活动有研究、有讨论、有反思,前瞻的教学理念,鲜活的课例展示无不让老师们感受到教学之路道阻且长。遇见光,追逐光,为了光。日后,习他人之所长,深耕课堂,让培训的硕果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大放光彩。